标签: [db:标签]

  • 徜徉在书堆里的童年 800字

    小时候喜欢捻起两张书页,听纸张摩擦的沙沙声。

    我睡床的对面是一个几乎占据了一面墙的大木书橱,木色是浑浊的苍黄,边角圆润,厚厚实实。那时候的生活就是看书看书,除了三个房间,除了父母,再没有别的世界。

    生活的悲喜歌哭,都是书里看来的,感觉就是白纸上凭空滴落了几点浓墨那么强烈。

    没有谁的童年不是童话充填的,我也一样喜欢一身蓝衣批红斗篷的超人,看了不问真假,只觉俏皮。八九岁开始看《红楼梦》,才知道除了王子公主外还有别的更有趣的人物。《红楼梦》给我的印象,从儿时到现在,一直是同一种感觉,这天赐之书有一种苍茫沉郁的悲情之美。

    小时候过圣诞节,早上起来枕边除了巧克力、果冻外,一定有一打书,爸爸说是圣诞老人送来的外国书。我把书一本本摊开摆在床上,作为我自己的城堡和领地。作者的名字都很长很怪,书里的房子是尖顶红色的,风吹着他们金色的头发,在芬芳的客厅里喝咖啡,他们谈天,谈战争、宗教,谈爱情、离别,我在书里都领略了。

    跟着 爸爸出去应酬,我一定带着一本书,大人们在夸夸其谈,我沉浸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在夜市游逛,爸爸妈妈如果找不见我了,必定是去了书摊。在书堆里徜徉久了,我过早体察了一些东西,一切都很微妙,也很有趣。

    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已经看过两遍《红楼梦》,两遍《水浒传》,《聊斋志异》是囫囵吞枣。张爱玲的文字半懂不懂,《围城》围不住我,我一点也不同情那个挣扎在懦弱里的方鸿渐。

    看多了,我心里积攒的东西逐渐膨胀,不用挤压,它自己就汩汩而出。初一的暑假,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星期的时间我写了一个八万字的小说,我字斟句酌每一个句子,精雕细刻每一个段落。描绘了属于自己的一座花园,那花园里有多情的帝王,有诸多妃嫔,在演绎着爱恨情仇。爸爸拿给学校退休的朱老师看,他说在他四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里,没发现第二个初一的孩子有如此漂亮的文笔,我沾沾自喜了许久。

    王子的白马驮着我的童年远去了,留在记忆里的是那些书,徜徉在书堆里的童年,看到的是别样的风景。

  • 写李清照的作文600字 900字

    婉约词宗,易安不易

    她以落花自喻,以流水自怜,她是千秋才女,是文学史上的一枝独秀。

    她曾醉酒倚舟,“误入藕花深处”,半醒方觉,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豆蔻芳华之时,她也曾少女怀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丝毫不顾“袜划金钗溜”,女儿娇态淋漓尽致。她也曾豪情万丈,不输铿锵少年儿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烈火骄阳下,她俯身提笔,朗声吟诵的画面,勾勒出了一个巾帼女英雄。

    她不输才情,一身傲骨,对仗工整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她喜饮酒,善吟诗赋词,“喝最烈的酒,写最清的词”无疑是她的人生写照,仿佛她的一生,就是来为这诗词精雕细琢的。

    她是只此无双的易安居士,是盛誉一时的宋朝才女,她的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赵明诚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绞尽脑汁也企及不得的千古绝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她独守空闺,相思成疾所作;“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她经历战乱,惊觉世事沧桑,物是人非,久有离别意。赵明诚兵败郁疾而死,李清照伤心欲绝,午夜梦回,泪湿沾襟,提笔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戚戚惨惨凄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失了一个知己好友,一个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丈夫,她整日以泪洗面,试问愁情几许,正若枝上柳绵,满城杏花雨。

    丧夫之后,她难拾破碎的心境,心中忧郁无法排解,无奈,只好借洒浇愁,赋词陈情。以平她心中仲夏夜荒原般的孤寂,野草不生,遍地荒芜。

    曾想象过她一个人独自凭栏,倚楼卧听风吹雨,心中可是无限怅惘。一代才女,便纵有万般风情更与何人说?她无法进入翰苑文堂,但却以她自己的风格方式,请写了宋代词坛华章,愁是她,悲也是她,蒙情万丈似她,超然悠然也若她。

    李清照,婉约词派的代表人,以清丽词工名满天下,“窜容膝之易安”,她不以情自缚,不含泪自惜,她的难赋之深情,尽言在词中。

  • 孤林寂 800字

    杂草爬满了后山。

    随着年岁的增长,那田埂间的细碎仿佛成了过往,密密地、软软地伏在心间。后山的板栗林也被棘丛封住了去途,再无“一人伏一人,一人开棘路”的场景。

    忽而某初秋,外婆背上小巧的我,备上些干粮,手拿大砍刀,向后山的栗子林进军。荆棘划过外婆黝黑的手臂,蚊虫叮咬着外婆苍老的脸颊,而稚嫩的我,正静静地伏在外婆的背上,发出一个又一个天马行空般的幻想。

    “我以后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见无数个很想很想见到的人。”

    “外婆不希望你被世俗的洪流所淹没,只希望你能同天上的星星一样,渺小但熠熠生辉,去往需要你的领地,为祖国,为大家尽自己的每一份努力……”

    “到了!”

    目之所及皆为枯枝残叶,顺着斑驳的光影探寻树梢,黄绿的树叶间穿插着几颗刺球,那便是我们此行所追寻的东西。

    幼小的我只能拾取林间自然脱落且已与刺球分离的硬板栗,而外婆却可以举着十米长的细木棍去狠狠地敲打在风中 摇曳着的绿刺团。累了,就静静地品味疏影横斜光灵动、暗荫装点自朴丛的寂静,眠眠地感虫鸣鸟语伴花香、幽林小溪水流淌的清浅。这一刻,仿佛所有的晦暗都留给了过往,抬头,便可遇见满眼的温柔。少年不惧岁月长,山野万里落心房。

    一片板栗林一年可以为我们家增加一千元的额外收入,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竟都与那片热土无了缘分。从笑语盈盈到涕泪横流地举着脚让外婆帮我挑刺,再到医院病床旁的日夜陪伴,这一切或许就是一刹那,或许就是我在楼梯间听到妈妈与大姨的啜泣,或许就是灵房前的一脸不甘。外婆,因为癌症,永远的离开了我……

    微风迷上了山野,有雾有氤也有归人。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总会有这么一个人,想要让你温柔以待,可这个人,她离开了。踏遍山海,望着落日弥漫的橘,天边透亮的星,思考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我们也许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 不抱怨的世界更美好 900字

    上帝在造人的时候,给了两个口袋,一个装着优点,一个里面装着缺点,上帝把是缺点的口袋挂在人的后边,把装着优点的口袋挂在前面,于是,在这个世界中就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看到的就只有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随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演进,人们身上仍旧拥有着一种名为抱怨的东西,抱怨的迷雾遮住了人们的心灵之窗,无法看清自己,也无法看清外面的世界,就像许敬宗那样,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是告归。就像骆宾王‘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就像薛能那样‘自无功之党分,敢抱怨尤心。’无一不是在抱怨。但是一味的抱怨并没有什么用。

    著名自主创业家崔万志,一个不放弃理想的人,严谨的说是一个不放弃理想,不抱怨世界的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他经历了一次一次挫折,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奋起,一次次的勇往直前,他成功了,他曾在《不抱怨,靠自己》一书写到‘世界是一面镜子,照射我们的内心,选择抱怨,我们的内心充满痛苦,黑暗和绝望, 选择感恩,我们的内心充满阳光希望和爱。’可见上帝对待人是公平的。

    在我们不抱怨世界的同时,也要发现世界的美好之处,不要只是一味的抱怨别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像《尚书》中所说的那样;‘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和人交往,不求对方完美无缺,检点自身,只怕那里不够妥帖,人先要做好自己。’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样你就会在这个世界上又多一个朋友,少一种负担,从而使自己轻松些。

    伏契克,马克思,居里夫人等伟人,他们从不抱怨世界,并且很享受自己的生活,为国家,亲人,朋友和自己奋斗着,这何其不是一种幸福。

    身处浩瀚宇宙中一颗渺小星球中的我们,拥有着高度的智慧,不应该做一些低级的事情,我们应该远离抱怨的世界,揭开遮挡心灵之窗的纱帐,细细品酌世界的本质,你就会发现,其实世界很美好。

  • 勇气盛开天地间 1000字

    我们常用“智勇双全”或是“大智大勇”来评价一个人的卓越才干。可见智慧和勇气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如果说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智商的高低,但是勇气是可以培养的。很多人狭隘地认为勇气就是不惧怕危险,其实不只如此,勇气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勇气之花遍天下。

    勇气是面对困难时的勇往直前。困难是人生的路途上一定会遇到的沟沟坎坎。有时,克服困难不但需要能力,更需要一往无前的勇力。人们常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而勇气可以压弯困难这根弹簧,使困难在勇气面前变得渺小。克服困难的斗争有时是旷日持久的,这时勇气就是成功的关键。爱迪生试遍了近千种材料才找到了能够照亮世界的钨丝。挑战九百多次失败的勇气是常人容易拥有的吗?失败常常是困难的附属品,但勇气却可以让成功成为必然。

    勇气也是面对邪恶势力时的挺身而出。有人说邪恶的力量太强大了,个人的勇气在邪恶势力面前微乎其微,软弱无力。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偏见造成了勇气的缺失,而勇气的缺失助长了邪恶势力的气焰。当有人问及一个犯罪分子为什么敢在光天化日、众 目睽睽之下进行犯罪时,他不屑地说:“别看围着看热闹的人不少,但没有一个敢出来阻挠的……”是呀,勇气的缺失使人们面对这样一类事情,有了漠然处之,事不关己的心态。但事实上,不论怎样的作恶者总是心虚的,这时候也许只要一声断喝,就会使他们心惊肉跳,我们要相信邪不压正,正不惧邪,面对邪恶势力时挺身而出,这既有利于社会,也使自己日后免于良心的谴责。这样的勇气因其难得,更加可贵。

    勇气还是面对死亡的淡然神定。勇气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一个连死亡都不畏惧的人还会怕什么呢?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与敌人同归于尽,刘胡兰、江姐、黄继光……一串串响亮的名字就是一部勇气铸成的历史;相声大师马三立临终前轻吐三个字:“逗你玩”,这句经典之言见证了这位相声大师的幽默人生,也昭示了他面对死亡的勇气。少年作家吴子尤面对癌症带来的死亡没有丝毫畏惧,他抬笔写下:“上天赐给我一个金灿灿的肿瘤……”勇气让他们生得伟大,死得绚烂辉煌。

    让我们记住这种种勇气,这种种勇气让我们幸福别人,快乐自己。让我们携手把这样的勇气之花遍种天地间。

  • 热爱生命,绽放光彩 1000字

    自古至今,对于生命的热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每个人入骨髓的意识。

    古人迷信,求神拜佛,为了可以多在这世上存活几日,《西游记》中的妖怪,为唐僧的长生不老肉争得头破血流,皇帝喜欢在上朝时听满朝文武齐声呐喊“吾皇万岁万万岁”,这是前人对生命的热爱。

    还记得去年让人震惊不已的网友在互联网智伯自杀,一时间引起了一番热议,花样的年纪,他没有经历过死亡,所以不理解生命的意义,遇到一点点小事便选择了放弃,更让人寒心的是,冷眼相看甚至加以语言攻击的人那么多,柏杨说,这是一种“酱缸”文化,鲁迅说,这是一个国人麻木不仁的时代,只是,人间总是真情多,那些时时刻刻关注事情动向,不但鼓励网友继续生活的人还是很多,安慰他,与警察密切配合。最后合力将网友营救了出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连剪个头都觉得对不起家人父母。而他呢,想也没想便选择了自杀。有的时候,我们的存在并不是只为了自己。母亲十月怀胎,有了我们的降生,这是生命的开始,渐渐长大,学会担当这是生命的过程,孕育新生,这是生命的延续,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消失,生命的意义重大,值得被热爱。

    见义勇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前些日子,大学生遇见两个孩子闯破护栏失足落水,想都没想脱下衣服便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水中,孩子得救了,英雄却死在了里面,孩子和母亲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反说男孩是破坏公共财产导致三人落水,见义勇为反被告,还好有好心人当时拍下了视频,为这个长眠于地下的年轻人讨回了公道,而那对母女,也收到了相应的责任,在生命在自己眼前消亡时,他什么也没想地选择了营救,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社会为他追加见义勇为奖项,是对逝去英灵的一种认可,也是出 于他对生命这股热爱的尊敬。生命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没有人强迫他拿自己的生命换他人的幸福无忧。这份对于生命的珍爱,多令人尊重啊。可是,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多想想自己呢?如果每个人都用牺牲自己来换别人的生命,那对于救人者和他的家庭是不是太过残酷了呢?我们都在有种的期盼一个两全其美的结局,孩子救了出来,人也没什么事,英雄们不必只无私,又是也要自私,危难之际,救人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也请量力而行。如果一命换一命,那见义勇为便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有时并不要求你轰轰烈烈。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热爱,司法人员秉公执法,给人申辩的权力,搜集证据充分些,杜绝屈打成招,使社会上少一些冤假错案。热爱他人的生命,这同样是一个人生存的意义,热爱他人的生命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不去尝试一些伤害自己的东西,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官员不贪污腐败,清明廉洁,这都是对自己生命的热爱。少一些明星因为各种原因吸食毒品,别到被发现了才后悔万分。这是对自己生命的热爱。试问,如果你自己都不热爱自己的生命,又有谁会替你尊重呢?

    生命的意义,体现在细微。农民伯伯是为人们提供干净卫生健康的蔬菜,工人是为了让城市更加美丽,科学家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先进,国家更加强盛,诗人是为了让世界更加诗意,学生是为了这个时代的未来,是为了迎接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神话说,自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女娲造人,世上开始有生命的存在。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历史长流不断流淌,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才有了中华民族上下千年的历史,热爱生命是我国人溶于血液的一种精神,而奉献与各司其职,让生命这朵花生生不息,璀璨开放。

  • 美食文化之我见 1000字

    饮食体现文化,文化融于饮食,中国人赋于饮食强烈文化意义,单从平平淡淡的菜名就可略见一斑,例如:游龙戏珠、阳春白雪。钱学森在美食文化里谈到文化是人民文明生活的社会表现,是人民文明生活的事业。几千年来,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立的中华的优秀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极其宝贵的必须保存并加以发扬,这一点,我也赞同。

    人们的消费水准不断提高,现代人都在过著高品质的生活,但精神文化的追求却在退后,他们都在追求这“三高”——高消费、高品质、高效率。他们更多的或许会去那些装饰华丽的咖啡厅,或许一些上班族为了今天更好地将时间放在工作上而选择了快餐厅,90后的小孩子也仅认识那个老伯—MFC,汉堡包、热狗、炸鸡翅成为了他们的最爱,现代的少男少女憧景上了西式的餐饮品味,他们觉得拿著刀叉,悠慢地切著牛排,轻轻地品著红酒,优美的姿态可以使他们变得更前卫。

    难道中国的美食文化就这样石沉大海了吗?不!现代科技发达,我们也可以利用科技、媒体唤醒他们沉睡的心,我们的领导人带领著我们维护中国美食文化,使它们千百年酝酿的香醇得以延续,先说说我的家乡吧——安铺镇,每年年初一到初八就会举办“美食节”,到如今已经举办好几届了。美食节期间,各路食客争相前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在欢声笑语 中,尽情品味各地美食,古镇到处充满了幸福的味道。“美食节”的举办不但极大地调动人们对美食的兴趣和欲望,而且展现了古镇浓厚的饮食文化,也推动了经济发展,可谓一举三得。

    作为中国人,“民以食为天”是我们生活中的精华,但是频繁发生的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浇灭了我们对饮食的热情,或许大家都有所瞭解吧——《舌尖上的中国》,它的出现让我们开始醒悟,开始追忆,开始重拾往日的那份情感,而且愈加浓厚。《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儒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片子其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资深媒体陈女士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生活虽然现代化了,可我们骨肉间流动著中华的血液,我们不是浮萍,随波逐流。我们有根,这条根有著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不要让风吹尘掩盖了,不要让沙迷了我们的眼睛,不要让脱俗的欲望丢了心的灵魂。

    醒来吧!我们手里握著最好的东西,千万别让它丢失了,并不是得不到才是最好的,而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真正属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让中国的美食文化之风来得更猛烈些吧!

  • 平凡的情感最是震撼人心 800字

    不同色彩的情感往往充盈着我们的世界,我们从社会的各个角落感受、接收种种形态各异的情感,而当你认真去分辨最终在你的人生中留下痕迹的那种情感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的来源都是无数平凡的、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而不是那些宏大的、存在于日常生活之外的群体。

    平凡的情感是打动人心,与你我共鸣的。在河南特大暴雨影响下,这座城市被悲痛和无助笼罩着。而被困的青少年演奏乐团在地铁站的一场即兴演奏会,给河南及至全国人民都带来了温暖和光明。昏暗的地铁站里,这群代表未来的少年在无数自发的手机手电筒的光照下为我们奏响了希望之乐声。这场开在地铁站的小演奏会饱含着人们平凡而又真诚、热切的生的希望,那些悦耳的音符无疑萦绕在脑中久久不去,而平凡的情感也流入我们每个人心中,让无数人们为之感动,为之潸然泪下。

    平凡的情感是震撼人心,充满力量的。逃荒中被接济的万家人,为一个报恩的承诺在长达百余年的岁月里始终坚守在原地,战乱和时局变动从未影响过万家人在渡口的坚守。为让 救济过自已的村民们平安渡河,几辈人在承诺的传承下一次又一次地接下那支竹篙,坚守着那份许下的承诺。在今日的社会中我们见过太多的失信和背叛、欺骗和谎言,在失信的愈演愈烈中,信守承诺的人似乎变得珍贵而稀少。而万家人几辈子的坚持无疑以震撼的力量向我们传达了来自普通人对承诺的坚守和敬意,向我们传来“本就该坚守承诺”的坚定讯息。一个简单的承诺,在万家人百年来的坚守中成为一种高尚的信念给予我们守信的震撼,而万家人平凡的情感,也深入我们每个人心中,让无数人们充满力量。

    这些平凡的情感由平凡的人们传达至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最后成为不平凡的存在,在拥有着不平凡的力量。每一个普通人作为个体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往往比宏大的群体情感更能贴近我们的心,更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人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人表达情感同时被情感影响,所以,在我们情感的世界中,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而这些个体生命精神的存在,也是我们在情感世界中最有意义、最值得珍惜的无价之宝。

  • 于琐碎中品人生 800字

    听到“生活”二字。你会想起什么?是“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山中书事,还是“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当啷响”的人间情事。而我觉得生活来自于琐碎平凡,平凡至极而又美好。

    好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时间催促着长大的。艰难中有孤勇,琐碎中有闪光。这一年的夏天很快就成为了过去,而秋天又成了新的风景。

    两点一线的日子画上了无尽的省略号,成堆的作业压断了我玩耍的念头。星期一到星期六是如此漫长,星期天却又不肯多停留。每一天都在疯狂吸收着新知识。这样的日子看似没有尽头,单调、枯燥,但在这些细碎之中,仍有值得我去品味的。

    或许是下课时,大家轻声交谈的散漫时光;或许是放学后,趁着小城的暮色,呼吸着带着丝丝温暖的空气;或许是在笔尖流淌着的知识。我的耐心似乎快被这细碎的看似普通的日子磨光了,可是静下心,任自己的意识流随着那漂泊的云、吹拂的风,透过树叶洒下的阳光,看似不起眼的美好却隐藏在生活的角落中。

    一天紧凑 的学习结束后,我都会给自己留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走在回家的路上,月色荡漾,晚风温柔拂过脸颊,卸下我的一身疲惫。回家后和妈妈聊聊这一天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抑或戴上耳机,享受音乐对我心灵的洗涤。

    在林清玄看来,人生最美是清欢。这清欢不正是对平淡、简朴生活的热爱吗?于我而言的美好,便是享受每一天简单的生活。我唯一想做的,就是不辜负时光,每一分每一秒于我来说都弥足珍贵,因为这是我的青春,本就是马不停蹄在前进,低头是题海,抬头是星光。抛弃杂念,随着时间一同去未来,前路灿灿亦漫漫,我相信未来会有我想要的彼方。

    杨绛先生曾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妙曼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而要做到平和淡定,正在于学会接受琐碎,热爱平凡。细品我们百味的人生,在当下这个人生的岔路口,携着这些琐碎,朝着那些美好的远方,前进。

  • 前进的力量 900字

    拖着像灌了铅的双脚,踏入校门。大笔一挥,把名字写在横幅上,那一刻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光荣的任务,心中的喜悦释放了全身的疲惫,而远足之前还想怎样逃过这么远的路程,而现在的归来,到底是什么让我完成这次远足呢?

    有一种力量叫友爱

    鸟儿唱,花儿笑,我们踏上远足道,谁说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天黑时……吼着我们的班歌,还管它什么跟不跟上调,我们唱的是心情。伴着一路的欢声笑语到达了碧清庄园,还没来得及欣赏美景,肚子就咕咕叫了起来,同学们三五一群把带的吃的放在一起分享,分享是快乐的,又为食物增添了一道美味。我们班是一个集体,一个大家庭。吃饱了吗?身体吃的消吗?同学们一句句温暖的问候,又给我们家里添了一股暖流,昙花不在于开多久,能绽放就好,朋友不在于拥有多少,能懂你就好,这一路上同学们的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男生大显绅士风度,帮女生拿包,依然轻松迈步向前进。看,这就是我们的男子汉。

    有一种力量叫信念

    远足来回七十里,这么可观的数字,虽比不上红军长征,但对我来说也足够远 。一开始处于新鲜感,走着唱着,慢慢便觉得累,心里想,自己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同学们也有喊累,但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坚持。如果现在放弃就注定失败,如果选择坚持,也有成功的机会,我重新调整状态,奔着一个念头,你要成为一个胜利者,而不是一位懦夫。

    有一种力量叫关怀

    青春是跳跃的,是充满活力的,但应是充满关怀的,不知你注意到一个人没有,她一直领着班级向前进,一直鼓励那些精疲力尽的同学,她不敢放慢自己的脚步,怕同学们不会坚持,她从队伍的最后端赶到最前端,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七十里,她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觉得累,她也许比我们更累,她不喊累,因为她认为要给自己的学生做榜样,想以自己的行动来让我们懂得没有什么不可以。所以,请同学们收起抱怨的话语,对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友情的甜蜜,信念的支撑,关怀的温暖,让我觉得七十里不再那么遥远,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让我们自己单独走七十里,也许我们早已放弃,但集体里有友情关怀、鼓励,这也许就是让我向前进的力量吧!